【导语】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在政策和市场的红利加持下一路高歌,但是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动力电池却屡屡频发自燃等安全事故,因此动力电池的质量检测控制技术成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关键!
新能源汽车行业又迎来一则重磅利好消息!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10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支持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规划还提出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
各大新能源汽车制造商齐发力
传统汽车制造商在不断寻求转变,新兴新能源汽车企业快速整合资源,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愈演愈烈。
传动汽车的发动机与新能源汽车电机对比
主流传统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
丰田汽车公司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就成立纯电动车研究公司签订合资协议。
宝马电气化转型战略中指明,公司计划在2025年之前提供25款电动车。
奔驰也加速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的布局,打造了纯电EQ平台,计划在2025年推出10款EQ品牌电动车型。
新兴汽车品牌争相扩大新能源规模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宣布正式对外交付中国制造的Model 3,未来特斯拉另外一款车型Model Y也将投产。
蔚来汽车与合肥市签署了框架协议,将在合肥成立中国总部,建立研发、制造和销售基地。
理想汽车在疫情的特殊时期,创下造车新势力全新车型理想one交付1万辆记录。
在很多汽车制造商眼中,新能源车代表着明天车市的希望,于是不断加大对于该市场的投入力度。然而接二连三的自燃事件却引发了人们对新能源车安全的广泛担忧。
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 动力电池生产质量难题
无独有偶,这些自燃事故的矛头则指向为新能源车提供能源的动力电池。新能源车辆在某些状态下,电芯受到内阻影响,输出电能时释放出热量,使得自身温度变高,同时也会聚集大量热能在电池包中,最终因无法散热而造成失火事故。
监控录像下的新能源汽车自燃
作为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动力电池的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目前国内主流新能源汽车大多采用锂电池,虽然其相较于铅酸电池在安全性能方面有很大提升,但不可避免地还是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因此动力电池的研发和质量检测控制成了新能源汽车厂商的技术挑战。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中的精密检测应用案例
动力电池安全问题覆盖全生命周期,包括设计研发阶段、制造和使用过程、监控环节,比如生产过程控制不严、充电管理不到位等,某一个环节如果把控不好,就有动能导致着火事故。
通过精密检测解决方案,汽车厂商就可以在动力电池的制造和组装过程中,尽早获取内部缺陷信息,从而改进车间制造技术,避免后续车辆制造工序的浪费和车辆上路后潜在的安全隐患。
Overhang对齐度测量
不合理的Overhang距离将导致电池安全性问题、电池性能和寿命降低。
蔡司提供的METROTOM工业CT通过在 X 射线发射源与传感器之间进行渐进式定位,满足不同电池类型、不同电极层数检测要求。同时在线2D X-ray产品可以直接与产线对接,满足产线秒级检测节拍的需求。
焊缝缺陷实时监测
汽生产线中的三维扫描
电池组完成焊接后,无法通过直接从外部观察出缺陷问题,上汽通用动力电池系统装配智能生产线采用全自动高精度三维激光束扫描焊缝,可以清晰的获取到焊接位置的图像,针对不同焊接位置和断层,可以快捷的锁定问题点。
极片缺陷快速捕捉
电芯内部极片在卷绕或堆叠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电池极片的损坏,如弯折、断裂、空隙等,同时在加工过程中,也可能会带来一些金属杂质的混入,给电芯造成安全隐患。蔡司的工业CT搭配专业的三维分析软件,简单滑动鼠标即可快速处理图像,获得高质量的结果图像。
动力电池组合箱检测
电池组合箱是能够应对电池组的热膨胀,承受车辆运动时的冲击和振动,保障动力电池能够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
基恩士激光轮廓仪安装到FANUC M-710iC机器人上,用于扫描电动车的电池组合箱。
Bluewrist公司推出的电池组合箱检测系统中,就是通过将基恩士的超高速激光轮廓测量仪结合机械臂,形成一套快速高效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该系统可以对所有产品的所有形状进行精准测量。通过三维点云,在20秒内即可对电池组合箱的焊接、铆钉,然后是所有剩余特征,包括孔、底座和槽进行高速扫描捕获,以收集所有必要的数据。
动力电池包壳体检测
电池壳体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承载件,主要用于保护电池在受到外界碰撞、挤压时不会损坏,对电池模块的安全工作和防护起着关键作用。
电池包壳体的主要作用保护电池模块,因此密封性和装配工艺是首先要保证的,制造商必须做到密封性和各部件之间的装配精度。海克斯康桥式测量解决方案搭载自动旋转测头,适应多方向检测,可以很好地检测出动力电池壳体的轮廓度(密封性)和位置度(装配),为新能源动力电池持续护航。
不可否认,从原材料到电极生产,从电芯到Pack装配以及检测方案从微米级到纳米级精度,从外部到内部检测,全方位的质量检测解决方案才是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安全性的保障与占领市场的最强助力。
此次《规划》的通过,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一剂强心针。在政策推动下,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发展势必也给质量检测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驱动电机,电控,电池的新增及传动机构的改变促使质量检测供应商研发创新质量解决方案,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得到保障,才能为企业面向汽车“新四化”全面发力提供可靠保障与强大助力。